6月30日,深中通道通車一周年之際,2025中山招商推介大會、廣東國際僑界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在中山溫泉賓館舉行。

本次招商推介大會采取“1+2”的模式進行,“1”是在中山主會場舉辦2025中山招商推介大會、廣東國際僑界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2”是分別在北京和杭州兩地同時舉辦兩場分會場活動。這是中山首設招商推介大會分會場,主會場、分會場共同見證大會盛況。
大會以“投資中山 共贏未來”為主題,以深中通道通車一年為契機,向全國和全球企業展現中山良好的營商環境,有來自英國、俄羅斯、德國、新加坡等超20個國家和地區400多位客商邀約參會,參會企業涵蓋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光電光學和農文旅等多個領域。在主會場,會議開展中山投資營商環境推介、重大平臺揭牌、重點項目簽約,并發布2025年中山優質項目掛榜招商暨中山招商平臺,預計意向投資額超千億元。
此次大會,火炬高新區共有3個項目作為代表上臺簽約,聚焦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與智能家居、文旅生態三大領域,這些代表項目是火炬高新區長期對發展優勢主導產業的堅持。近年來,火炬高新區堅持發展優勢主導產業,“灣區藥谷”“灣區光谷”“灣區智谷”三谷競秀,推動光電信息產業入選省級特色產業園、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健康醫藥與醫療器械產業入圍省級中小特色產業集群名單。健康基地榮獲“年度醫療健康領袖園區”獎項,全國僅6家。
健康產業戰略合作方面,中山市人民政府與正大制藥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聚焦生物醫藥領域,在創新研發、產業化項目建設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為“健康中國“戰略注入中山力量。
大會以“投資中山 共贏未來”為主題,以深中通道通車一年為契機,向全國和全球企業展現中山良好的營商環境,有來自英國、俄羅斯、德國、新加坡等超20個國家和地區400多位客商邀約參會,參會企業涵蓋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光電光學和農文旅等多個領域。在主會場,會議開展中山投資營商環境推介、重大平臺揭牌、重點項目簽約,并發布2025年中山優質項目掛榜招商暨中山招商平臺,預計意向投資額超千億元。
此次大會,火炬高新區共有3個項目作為代表上臺簽約,聚焦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與智能家居、文旅生態三大領域,這些代表項目是火炬高新區長期對發展優勢主導產業的堅持。近年來,火炬高新區堅持發展優勢主導產業,“灣區藥谷”“灣區光谷”“灣區智谷”三谷競秀,推動光電信息產業入選省級特色產業園、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健康醫藥與醫療器械產業入圍省級中小特色產業集群名單。健康基地榮獲“年度醫療健康領袖園區”獎項,全國僅6家。
健康產業戰略合作方面,中山市人民政府與正大制藥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聚焦生物醫藥領域,在創新研發、產業化項目建設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為“健康中國“戰略注入中山力量。

會上,多個落戶火炬的企業家“力挺”中山和火炬成為大會焦點,這也是火炬高新區營商環境穩居全市“C位”以及“投資火炬”品牌的強勁“吸金力”的有力佐證。
企業家點贊的背后,是火炬高新區多維發力的招商 “組合拳”。一方面,高位引領,組建高新產業指揮部,構建“1+3+7”指揮架構,以超常規力度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招商合力,通過“線上+線下”精準招商體系,實現項目與資源的高效匹配;另一方面,深化“喜新不厭舊”策略,以開放的姿態吸引數字經濟、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龍頭項目落地,又通過 “一企一策”服務好本土企業增資擴產,激活存量企業的“以商招商”潛能。此外,火炬高新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從企業服務中心到項目服務專班,從土地供應、行政審批到要素保障,為企業提供全周期“保姆式” 服務,真正讓企業“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
火炬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緊抓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落實項目推進“紅黃綠”三色預警機制,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推動簽約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同時,持續擦亮“投資火炬”品牌,加強產業鏈招商,不斷補鏈、強鏈、延鏈,全力打造大灣區產業協同發展新高地,為中山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火炬動能”,書寫區域經濟發展的嶄新篇章。
一審:陳海波
二審:吳琰光
三審:萬鶴群
資料來源:火炬發布、中山+
企業家點贊的背后,是火炬高新區多維發力的招商 “組合拳”。一方面,高位引領,組建高新產業指揮部,構建“1+3+7”指揮架構,以超常規力度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招商合力,通過“線上+線下”精準招商體系,實現項目與資源的高效匹配;另一方面,深化“喜新不厭舊”策略,以開放的姿態吸引數字經濟、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龍頭項目落地,又通過 “一企一策”服務好本土企業增資擴產,激活存量企業的“以商招商”潛能。此外,火炬高新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從企業服務中心到項目服務專班,從土地供應、行政審批到要素保障,為企業提供全周期“保姆式” 服務,真正讓企業“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
火炬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緊抓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落實項目推進“紅黃綠”三色預警機制,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推動簽約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同時,持續擦亮“投資火炬”品牌,加強產業鏈招商,不斷補鏈、強鏈、延鏈,全力打造大灣區產業協同發展新高地,為中山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火炬動能”,書寫區域經濟發展的嶄新篇章。
一審:陳海波
二審:吳琰光
三審:萬鶴群
資料來源:火炬發布、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