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報告披露的綜合信息反映出,康方生物的在研管線將逐漸進入收獲期,且已在為其在研管線未來的商業化發展作出準備,預計康方生物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將得到更為直接的呈現。
康方生物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夏瑜博士表示:“面對疫情的挑戰,很欣喜我們仍然在藥物開發和企業運營方面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康方生物以開發、生產及商業化全球病人可負擔的下一代創新治療性抗體為己任,致力實現成為全球領先生物制藥公司的愿景。作為一家聚焦原創抗體藥物開發的公司,我們將持續專注于滿足腫瘤、免疫及其他治療領域在全球的未決醫療需求,進一步加速現有產品管線的發展,保持開放多元的創新發展策略,建立并強化商業化運營能力,為早日實現我們的目標和愿景而努力。”
強大研發管線進入收獲期
公司業績公告顯示,康方生物在不同領域的在研藥物均有序推進,創新性的產品研發管線將陸續進入上市階段。目前公司共涉及20多個藥物開發項目,包括12個處于臨床階段開發的抗體,6個雙特異性抗體(2個處于臨床階段)及5個獲得美國FDA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批準的抗體。
其中,進展最快的是康方生物自主研發的PD-1單克隆抗體Penpulimab(AK105),該藥物用于治療接受過兩次或以上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r/r)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r cHL)患者的上市申請(NDA),已經獲得NMPA受理,預計于2021上半年獲得批準,這將可能成為康方生物第一款成功上市的藥物。AK105目前由合資公司—正大天晴康方(由康方生物聯合中國生物制藥(1177.HK)旗下正大天晴合資成立)進行共同開發和商業化,正大天晴是中國醫藥市場商業化能力最強的公司之一。此外,目前AK105正重點聯合安羅替尼進行多項臨床試驗,其中有7項是注冊性試驗。康方生物預計于2021年上半年提交治療二線后鼻咽癌的新藥申請,于2021年提交治療一線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AK105聯合化療的新藥申請。
更值得關注的是,康方生物全球首創的重磅產品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AK104)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美國FDA已經授予AK104單藥快速審評資格(FTD)治療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產品開發和上市進程有望提速。預期于2021年下半年在中國提交AK104治療二線/三線宮頸癌的新藥申請。
另一款備受期望的全球首創的重磅產品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AK112)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繼2019年10月在澳洲開展1期臨床后,也于7月獲得NMPA關于開展1b期臨床許可,即將入組患者。

其他在研產品中,IL-12/IL-23單克隆抗體(AK101)正在中國對中重度銀屑病患者進行IIb期臨床試驗,這可能是首個本土開發的針對已驗證第二代自身免疫性疾病靶點IL-12/IL-23單克隆抗體,預計于2022年下半年提交AK101的首次NDA;PCSK9單克隆抗體(AK102)Ebronucimab可能是第一個在中國上市的國內自主研發的PCSK9單克隆抗體,目前其已在中國進行II期臨床試驗患者入組,分別治療HoFH、HeFH和具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高膽固醇血癥患者。而CD47單克隆抗體(AK117)、1L-4R單克隆抗體(AK120)、1L-17單克隆抗體(AK111)、VEGFR-2單克隆抗體(AK109)等在研產品亦取得了良好的臨床進展。
商業化布局進入日程
隨著研發管線有序進入上市階段,康方生物已經將產品的商業化布局納入日程。期內,康方生物在商業化團隊建設和生產能力建設方面均做出了有力推進。為了更好推進其豐富的在研產品的商業化,康方生物已經著手組建商業化團隊,預計在2021年底之前組建一支經驗豐富、實力雄厚且具有當地市場知識的商業營運團隊,該團隊將由約300-500名人員組成。
近期,公司已聘任在全球生物制藥的化學、生產及控制過程(CMC)營運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張新峰博士擔任公司高級副總裁,負責公司抗體藥物CMC工藝開發、生產科學及技術(MST)及技術轉移工作;亦聘任在全球商務拓展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陳晨博士擔任公司商務拓展副總裁,負責公司的全球商務拓展工作。
在生產能力方面,康方生物中山生產基地預計將于2020年下半年動工,該基地的將為康方生物再新增40,000L的生產能力。康方生物位于廣州中新知識城的商業化生產基地建設預期于2021年底將投入運營。
這一系列的布局,意味著康方生物將進一步加強管線的商務拓展業務和生產業務,提速創新藥物管線商業化進程,康方生物的社會化價值和商業化價值將迅速得到提升。
關于康方生物
